電源連接器一般由插頭和插座組成,其中插頭也稱為自由端連接器,插座也稱為固定連接器。電路的連接和斷開是通過插頭、插座和插頭來實現(xiàn)的,因此產生了各種插頭和插座的連接方式。
一、 端接
1)電源連接器端接時,應嚴格按照相應的端子規(guī)格或要求進行端接和檢查,并按相應的觸點號進行端接。電纜與導線之間的最大絕緣層的厚度應與接觸件之間的距離相匹配,電纜芯與接觸件的接觸端配合。當電纜在接觸件之間的交叉線和平行線時,應考慮多股絞合芯線的直徑,在接觸件和壓孔之間應禁止交叉線和平行線處理;
2)焊接時,應根據(jù)裸絲直徑選擇相應的烙鐵功率。每個觸點的焊接時間為一次。
如果磁通不超過5s,則不應注意磁通不滲入絕緣子,以免使產品的絕緣電阻下降。
3)清潔電源連接器(包括接觸件)時,可使用浸有無水乙醇的絲布,干燥后使用。不允許對電源連接器產生不利影響的化學溶劑如丙酮;
4)電源連接器處于非插拔狀態(tài)時,應單獨蓋上配套的防護罩或采取其它防塵措施。
二、 插接前檢查
1)電源連接器的型號、代碼號、插入位置和方向應滿足設計和工藝文件的要求;
2)尾罩無松動、綁口無脫落;
3)機罩的電纜束或導線無彎曲,外皮無損傷;
4)屏蔽皮膚接地線無斷裂,外殼焊接片不松動;
5)緊固件不得有變形、裂紋、螺紋磨損、松動和缺陷,電源接頭外殼和接口不得有涂層脫落。
6)鎖緊裝置應完整無損;
7)帶有密封圈的動力接頭,密封圈應完好;
8)接口(絕緣體表面、插座)不允許有冗余。
9)插針和插孔不應歪斜、變形等缺陷;
10) 銷根處的絕緣子表面不應有斷裂、突出或脫落的金屬碎屑;
11)銷、插座不應有明顯的回縮或突出。與同一平面上的普通銷、插座相比,拔出或伸出的距離一般不大于0.5mm,否則應檢查銷、插座是否裝配到位或收回。
三 、插拔操作
(1)插入前,確認插頭和插座代碼是否插入、接口的“形狀”、界面上的“定位鍵和槽”、“定位顏色標準”、“鎖定銷和插槽”、“定位螺釘和螺絲孔”是否一致和準確;
2)電源接頭推入或擰入時,應將插頭與插座的接口平行對齊,將電纜或電線拉直,然后沿軸線方向輕輕推或慢慢擰入鎖套并鎖緊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兩個對接面傾斜,不允許定位,手感比法向力或障礙物或其他異常感覺更緊,應停止操作,并按軸向進行狀態(tài)檢查,排除故障后應重新插入插頭。允許使用專用輔助工具進行插值;
3)當插頭或插座的尾蓋擰緊時,尾蓋的出線電纜或電線不能轉動;
4)盲插時,建議用照明及視覺功能設備(如微型攝像機或內窺鏡、監(jiān)護儀)對盲插過程進行監(jiān)控。在沒有光和監(jiān)控設備的情況下,進行盲插入操作,用手指觸摸要插入的接口的對應特性,然后將插頭就位并鎖定。
5)在鎖閉操作中,如果發(fā)生或發(fā)現(xiàn)無法正常鎖閉,應及時拔出并檢查。檢查無誤后,按規(guī)定插鎖。
6) 對于粗硬電纜的電源接頭,應將電纜固定好,防止電纜下垂,電源接頭不能拉開和損壞;
7)電源插頭插好并鎖好后,尾蓋出口電纜應保持自然拉伸狀態(tài)。電纜彎曲的起始部分一般應距尾蓋出口30 mm以上。除非另有規(guī)定,否則在彎曲時,電纜的內彎曲半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4倍;
8)電源接頭插拔時,應抓住本體進行插拔。不允許抓住尾罩外的電纜或電線進行操作。
四、測試
1)在電纜或電子設備的測試中,探頭應符合要求,嚴禁使用表筆或銅線,防止電源連接器的插孔戳穿大或損壞內壁或碰針歪斜;
2)在測試電纜與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源連接器連接之前,應首先檢查測試電纜上的電源連接器(插頭和插座)。不得連接任何輪廓損壞、針腳腐蝕、針腳變形、針腳變形、灰塵污染、電線斷裂、屏蔽皮斷裂。
3)電源連接中斷不少于3分鐘后,試驗期間電源連接器的插接操作應進行,并禁止熱插拔;
4)型號及產品電氣性能試驗完成后,若電源連接器長時間未分離,應按設計及工藝文件的要求對電源連接器進行保險,電源連接器的鎖緊裝置不得電源接頭保險后松開。
五 、貯存
電源連接器應儲存在-10至+40℃,相對濕度不超過80%,且環(huán)境中沒有酸、堿和其他腐蝕性氣體。